司水官,掌一方水域,護一方平安。在古代,有水的地方,就有司水官。提起司水官,大禹一定是人們心中最先浮現的形象。而大禹治水、西門豹治鄴這些耳熟能詳的治水典故,更是令人們在驚嘆治水之功的同時,也深感治水之不易。假如大禹可以穿梭未來,他一定不敢相信現代的炎黃子孫,只需用電和設備,便可替代成千上萬的人力付出。
環保之痛
5000年后的現代,人們已經可以通過先進的手段控制洪水泛濫,但是工業化發展對水生態環境產生了極大的破壞,嚴重地威脅著人類生存健康。治水更大程度上變成了治污,污水治理在當下顯得尤其急迫。于是,一個個污水處理工程、一套套污水處理設備迅速落地。當人們在為環境保護傾盡一切的時候,污水處理設施的專業化管控門檻與企業應用端業余管控水平的矛盾日益顯現,讓理想與現實之間橫亙著不易穿透的冰山。這一點,不僅困擾著數以萬計的排污企業,更困擾著數年來不遺余力的環保人,作為深耕污水治理領域十余載的陳保光先生,對此更是感觸良深。
“官迷”陳保光
出生于農村家庭的陳保光先生從小就是個“官迷”,這一切都源于小時候的一部大禹治水的故事書。書中大禹恢弘的氣概與率眾與水斗爭的情節,早早地在他幼小的心靈里播下了“司水官”的夢想。
以至于鄉里鄉親知道后,總是會不經意的逗趣問他:長大了想干什么啊?
“我要當官”
“當什么官啊?”
“像大禹一樣治水的官”
數年后,學生時代的他始終沒有忘記當初的那番“豪言”,那份管水治水的追求并沒有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模糊,反而隨著知識增加和眼界的開闊日漸強烈,甚至于狂熱。高考結束后,他望著家鄉那條變得臭氣熏天的小河,毅然地選擇了環境工程專業。
大學期間,他憑借著對環保的專一與摯愛,成功競選為校環保協會會長。在他的帶領下,協會積極開展多種多樣的環保公益活動并多次受到電視臺、報紙等媒體的公開報道。
冰山之困
時間來到了2005年,大學畢業。初入社會的他懷揣著對水資源治理的炙熱追求,迅速組建了自己的團隊,瞄準污水治理領域,開啟了自己的“司水官”生涯。受制于社會大眾環保理念的薄弱,當時的業務開展并不順利,很多企業并不認同污水治理的社會效益和未來價值,以至于陳保光先生和他的團隊吃了無數次的閉門羹。
隨著國家環保政策的不斷加碼,越來越多的排污企業意識到污水處理的重要性,陳保光先生和他的團隊迎來了轉機。但伴隨著承接的工程項目的不斷增多,公司的壓力日漸增大,他們不得不投入大量的資金和人力對眾多合作項目進行高頻率售后維護,才能保證設施及項目的正常運行。
轉折發生在一次偶然的老客戶回訪,客戶問:“你們的污水處理系統雖好,但還是需要我們派專人實時操作。大企業還可以招聘專業的環保人員進行管理,保證污水處理設備的穩定運行。像我們這樣的小型企業,花費大量資金建設了污水處理設施,沒有資金再去聘請專業的管理操作人員,你們的工程師只要一離開,我們的設備處理效率就會大幅下降,最后甚至會癱瘓。你們就不能做出來人人都會的“傻瓜式操作”的設備嗎?”
面對客戶的疑問和期待,陳保光先生陷入了深思。接下來的三天時間里,他把自己關進辦公室,他想到了客戶一再的要求降低成本,壓低價格的無奈;想到了對客戶進行了一次又一次專業操作培訓,但還是避免不了半夜外出調試的辛酸;想到了客戶對于設備操作要求太高,操作不方便的不滿;想到了自己從未放棄的“司水官”信念……如果不能做出來“傻瓜式操作”的污水處理設備,不能大幅降低企業在污水處理上面的投資,還談何治水?
走出辦公室,他做出了令所有人倍感意外的決定:即日起將脫離原有團隊,去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而至于做什么,他只字未提!
破釜沉舟
2013年,離開原有團隊后,陳保光先生馬上聯系各方資源,組建一支“污水處理智能管控系統”的研發團隊。他們的研究方向和目標只有一個:讓專業的污水處理技術變得不再專業,讓人人都能成為真正的“司水官”。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這相當于要打破原有污水處理傳統體系,實現多領域的聯合,在污水處理領域是一次史無前例的創新。要想實現智能化,必然少不了物聯網、AI、自動控制等跨領域的技術支持。在接下來的幾年時間里,陳保光先生走遍大江南北,深入無數污水處理工程進行現場調研,遍訪近百位跨領域專家學者,并考取“工商管理碩士”進行深造。功夫不負有心人,先后有四位物聯網、AI、環保領域的專家,選擇加入了他的團隊,他們的加入讓這支團隊如虎添翼,研發能力迅速提高。
從團隊成型到研發系統更迭,從原有技術梳理到創新方案設計,從細節突破到驗證失敗再來,從控件成型再到系統融合失敗……數年來,陳保光先生和他的研發團隊在成功的邊緣一次次品嘗著失敗的滋味,卻又一次次向看得見的高地發起沖鋒。
捷報連連
頑強的追求,終于換來了捷報連連。2014年,他們的團隊自主研發出第一款污水處理智能管理系統,實現了污水處理設施的就地自動化運行管理,并先后在華英集團、雛鷹集團等公司投入使用,受到良好反饋。2016年,再推出基于互聯網的“E云”污水處理智能管理系統,并在百余項工程中進行了試用推廣。
2018年,經過十余次軟硬件的迭代升級、無限接近“傻瓜式操作”的“污水處理智能管控系統——司水云官”最終問世。司水云官以智能化終端為載體,以功能化系統平臺為“執行官”,在對治污設施實行智能運行控制的同時,可以為環保參與者提供運營參數調整、信息查詢、管理決策、維護建議等智能服務。在極大降低排污業主的管理執行成本的同時,也實現了污水處理設備生產商及污水處理工程師的售后集中管理及遠程便捷維護。
人人都是環保指揮官
經過為期1年的實驗測試和近百個工程項目的現場試運行,“司水云官”完全實現了非專業人員遠程控制污控設施與處理流程的市場化需求,打破了專業化的操作要求與非專業化的企業應用需求之間的冰山。
這意味著:有了“司水云官”,排污企業再也不用聘請專業技術人員,自己就可以對污水處理設施進行操作維護;有了“司水云官”,集團化企業客戶再也不用派專人對一個個分散治污設施進行巡檢維護,一個主管在辦公室,對著電腦、手機就可以隨時查看設施的運行情況,并對設施進行操作;有了“司水云官”,環保設備生產商,再也不用組建規模龐大的售后團隊,一個技術員既可以遠程完成所有設備的售后維護巡檢及參數調整工作;有了“司水云官”,環保工程師再也不用半夜去工地救急,躺在溫暖的被窩里就可以行使一個環保人的職責。
雖然,“司水云官”從研發成功到目前已經經過了837次苛刻實測,早已達到了市場投放應用要求,但陳保光先生和他的團隊卻仍未放棄哪怕一絲的優化可能性。因為在陳保光先生心目中,“司水云官”早已從個人追求,演變為“人人都是環保指揮官”的社會價值追求。